


人工智能学院4月7日消息(通讯员 林锦文 胡志炜 报道)为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大模型Deepseek的最新应用与实践,掌握前沿技术,拓宽专业视野,提升实践能力。4月7日,人工智能学院于智能513、智能514开展Deepseek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与实践讲座。参会学生有23级软件工程专业学生、23级大数据专业学生和23级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此外还邀请到科大讯飞高级工程师李杉老师和刘峰老师作为主讲嘉宾。
活动伊始,李杉老师从Deepseek的定位、技术特点及其应用场景三方面对Deepseek进行详细的讲解。他指出Deepseek是深度求索公司开发的高效、多模态、强推理的AI助手。同时,李杉老师介绍了Deepseek具有通用模式(V3)、深度思考模式(R1)及联网搜索模式(RAG),可应用于代码生成/调试、数据分析、学术研究及创意写作等场景。
随后,刘峰老师对Deepseek提示词的应用提出优化原则。他表示在使用Deepseek时可从角色设定、结构化指令、格式控制及迭代修正四方面进行优化,可按照影响因素、历史因素、建议三个步骤对结构化指令进行分析。并且,刘峰老师强调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关键信息的严谨,避免敏感话题。活动现场氛围热烈,李杉老师和刘峰老师与同学们共同探讨Deepseek,不少同学积极提问,与两位工程师深入交流。
此次讲座不仅为同学们深度剖析大模型Deepseek的前沿应用与实践,还拓宽了同学们的专业知识边界,有效提升对Deepseek的实践能力。未来,人工智能学院将持续聚焦前沿技术,举办更多人工智能技术讲座,助力学生在人工智能领域不断探索前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