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网络构建与集成课程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于一体,是我院计算机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其他类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网络构建与集成课程在近几年的发展历程中,经过多次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均有巨大的变化。

一、课程调研与初步建设阶段(2003.9—2004.9)

随着IT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课程主要研究网络技术知识,但人才市场对网络工程等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特别大,2003年在对市场进行调研后开设了“网络构建与集成”这门课程,随后建成了网络构建实验室,适应了新的教学形势,使课程进入正轨。

二、课程全面和重点建设阶段(2004.9—2007.9)

根据本专业的目标定位,信息工程学院以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需求为宗旨,以培养应用型、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精心设计计算机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全面考虑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建设。

1.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及手段探索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程教学的生动性与信息量;采用现场教学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穿插进行,以达到巩固理论、强化应用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完成一个项目的训练,提高学生网络技术综合运用的能力;通过到公司、企业观摩实习以提升同学的实战能力。通过这些环节实现课程教学与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

2.建设和完善网络实验室

为了支持本课程的建设,学校投入100多万元,于2007年建立了网络集成实验室,实验设备均为市场上主流的网络设备,设备和规模在国内同类院校处于领先地位。网络集成实验室可以同时容纳8组(每组6人)进行实验。每组均配置了二台S3760层交换机(支持IPV6)、二台S2126S二层交换机和二台R10路由器(支持IPV6)、二台R1762路由器(支持IPV6);另外,还配有四台AP、四台硬件防火墙和一台RG-VX9000E、二台RG-VG6116E,可构建成无线、安全、VOIPWeb/ftp/DNS服务器配置实验设备环境。整个实验环境都是模拟当前最新的网络技术应用环境设计,不但能满足目前网络技术实验室需要,而且可以后期进行平滑升级,通过添加部分网络设备和模块来组建更为复杂的网络技术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内容,实现更复杂的网络实验。并且增加了远程实验教学功能,为学生提供了从实验室以外远程登录到实验室来做实验的平台,达到了网络远程教学的目的。

3.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

为了保证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实用,紧跟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发展,我院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多个校外挂牌实习基地,进行网络和软件方面的实习;另外,我院与网络技术专业公司-捷网络公司、华为等网络IT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通过校内与校外教学相结合,充实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

4.积极开展双证书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的竞争力,2005年,我院取得了CEAC国家信息化行业中心认可的CEAC认证培训资格,积极开展了认证培训,使得许多学生除了修满学分获得毕业证外,还通过考试获得了CEAC网络应用工程师和网络管理员认证证书。

5.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我院选派6名教师到锐捷网络参加培训,通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已获得相应的授课资格鉴定证书,提高了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教学质量。

三、课程总结与校内推广阶段(2008.9—2009.3)

课程建设成果总结,本课程实施的成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总结:

1.教学资源建设成果

我们在总结多年网络构建与集成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Windows 2000/xp网络组建与系统管理》和《网络技术与应用》教材。此外我们认为课程建设关键是要有统一的课程教学标准及资源库,即包括理论及实践教学内容、教学课件、考核评价标准、公开的题库,网上视频教学、网络在线学习、在线测试系统等,我们已基本具备,并在逐步完善。

2.教学模式成果

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引入企业Intranet的实际案例,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积极性高。

3.充实和完善了实验教学内容

加大实验教学的比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例提高到了11

4.网络平台教学环境建设

通过构建网络系统与集成精品课程网站,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途径。

5.校企合作

2007年,我系与锐捷网络学院合作,建立“网络学院”,专注于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开发了一系列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网络课程,“实战第一”的培训理念,帮助教师创新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网络学院能够获得师资培养机会,通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可以获得相应的授课资格鉴定证书,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效果;能够开展职业认证考试,打造“双认证”毕业生,网络学院也可以开展认证考试,考试通过的学生可以同时获得CEAC网络应用工程师认证证书。

四、课程资源上网与维护阶段(2009.22009.4

进一步完善课程资源,做好课程网站服务。具体规划如下:

1.将本课程相关的所有内容包括教学录像、教材(含补充讲义)、实验指导书、试题库、试卷库、多媒体课件和教案上网,为立体化的教学与学习手段提供资源保障。

2.利用网络系统集成实验室的远程实验教学功能,让学生在宿舍完成本课程相关的部分实验。

3.建立一个提供资源检索、讨论学习、师生交流的电子交互平台。

4.及时对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更新与完善,完善对外服务工作。